夏克刀登居士是康北有名的頭人,也是信奉寧瑪心髓派而且對康藏各教派都有研究的佛教徒。他的家在玉隆山腳下蓋起三層樓房,前面有小河,在一塊平原上,住有幾十戶人家,是他的屬民。這裏是甘孜到德格的一個重要站口,夏家門前有一塊上馬石,門後有一根大旗桿,旗子上面印有很多經咒,表示風吹過經咒再傳到人的身上,可使人滅罪生福,這是藏族的風俗習慣,幾乎家家都有,寺廟更不在話下。夏家的大門上著紅漆,屋頂是平頂,養了兩頭大蠻狗,在屋頂上下不來,可是牠那種蠻像和吠聲也夠嚇人的。樓下是馬房,二樓有廚房,有一具大銅鍋,專供燒茶之用,家中傭人是很多的。夏克彩郎是刀登的哥哥,住在三樓。刀登有兩個太太,是姐妹二人共事一夫,大的叫「索囊勤初」,小的叫「彩貢」。我們到時,彩貢剛剛去世。二女兒叫「巴噶」。大女兒嫁給格累兄弟二人共一妻。還有一個哥哥在巴邦寺當活佛,叫旺根,現在印度。這些人都住在三樓。三樓有大佛堂,特請多位喇嘛住在家裏念經,照顧佛殿,三樓開始是護法殿,有一位老喇嘛住此,經常念護法。走過此處,第一間是刀登侄南加多傑夫妻,次則刀登哥哥夏克彩郎的住室,轉彎正一間,後來就安排我和密師居住,再進去右掖的房間是夏克刀登的住室和修法之處。其隔壁又有一房乃專供一個胖喇嘛在此修長壽法。持明上師二度來夏家是住我們對面佛殿裏,以上依次介紹夏府的概況。
我們出巴邦寺,欲往玉隆,須經過德格縣。出德格縣城不久,便踏上一段最困難的路程—雀兒山—這山遠遠高過二狼山,上面經年積雪,要翻這座山時很不簡單,先趕着羣牛去開雪路,牛也要馱著東西。我帶了兩隻塘磁面盆,以備路上洗臉和洗腳之用,放在牛背上,下山後已經壞得不成體統,被牛開路時東衝西撞地弄壞了。翻過雀兒山,路便平坦得多,漸漸將到玉隆。路上遇到夏家翻譯藍良誠先生,得知持明上師不在夏家,是住在玉隆附近一個紅教寺廟叫扎喜寺,於是我們趁藍良誠先回玉隆,然後由夏克刀登派藍良誠送我們往扎喜寺去找持明上師。持明上師聽說我們來了,立即派幾名喇嘛到房頂上吹喇吧,表示隆重的歡迎。我們是弟子,衣服爛縷,這一種隆重儀式於我倆身份,甚覺配合不上;然持明上師這樣抬舉我們,實有其深厚的悲心與苦心。在這裏住了十餘日,就隨持明上師往玉隆夏克刀登家了。持明上師深知我們的困難,特委託刀登對我倆大力幫助。刀登本有此意,加以對持明上師有甚深厚信仰,所以一說便允。此時我們的本意,要隨持明上師前往玉樹度母岩(上師新開的寺廟),去長期依止。這次遇到夏克刀登以後,每天晚上都找我閑談,問了許多佛法道理(等於考試一番);我們一一作答,他很滿意。於是他向我們提意見了。他說得登(指持明上師)雖然有大來歷(蓮師廿五弟子中的一位化身),教人恐非其所長。一因他行止不定,您倆跟他到處跑,人很勞累,學法便不能安心;二因他瘋瘋顛顛,所傳的法,全是原則性的語言,非常玄奧,有時我也頗費猜詳。您們領會起來恐怕更加困難。不過暫時隨他到仲薩寺看看,長點見識;以後應先學通語言,然後找個好地方去學大法(按此時刀登早有打算,不過沒有明說)。我們辭別夏克刀登,便隨持明上師往仲薩寺去朝見清增仁波且去了;這一路上的吃用騎馬,都是沾上師的光。路上,上師對我們慈愛備至,勝過親生兒子。上師往仲薩寺是應清增仁波且之請,前去灌頂傳法。清增仁波且知道持明上師於庫藏中取出許多法寶,且眼前仍有取庫藏的可能,所以要接受他的傳承,而持明上師也以能夠將所取的法寶傳給這位有名的大成就者為榮幸;而我們能夠遇到這種殊勝因緣,也是頗引為自慶的。
在往仲薩寺的路上,經過一個小村莊,上師突然一住半個多月,吃的酥油也沒有了,他還不肯走。喇嘛勸他早點上路,他也不理不睬。勸多了,他便發脾氣,大家都跟著他吃苦,毫無辦法。於是想起兩個漢僧了,要求我倆到持明上師處勸解。持明上師見到我倆,又是那副慈愛的樣子,又倒茶,又拿糌粑(仍是沒酥油)。我倆將來意說出,他立刻婉言安慰,說是不能離開,勸我們耐心幾天。⋯⋯別的喇嘛插嘴,幫我們勸他,他立刻發脾氣說道:「烏金仁波且(蓮華生大師)教我不要走開。」這句話我們已經聽懂了,於是不再囉囌,辭別而去。
到仲薩寺後,住了一個月,持明上師在這裏與清增仁波且作了很興盛的佛事,互相灌頂傳法(其詳情在後面專述)。佛事完畢,上師又踏上征途,往回走,要到竹箐寺去。竹箐是寧瑪心髓派之大廟。上師到此靜待時刻一到,將要取一種法寶,取寶的情況非常稀有(常樂文庫第一冊《藏密發凡·康藏的得登巴—持明上師》文中已有詳載),在往竹箐路上,上師派人先將我送到竹箐,叫密顯和他同行。半夜露宿,天降傾盆大雨,密師和幾個喇嘛,等於在水中泡了一夜。晨起,牛馬都感覺寒冷,頭與身縮成一團。藏族衣服都是皮織一類,平日又煉成習慣,身體影響不大;密師從水中爬起,衣服全濕,冷的情況,自不待言。持明上師見此情況,問他冷不冷,他說冷得很。上師趕快倒熱茶,親手揉糌粑給他吃,到竹箐後,人即生病;仗著年輕體健,三四天即已復元。持明上師怕我們吃不了苦,派人把我們送往玉隆去找夏克刀登,各送一尊小蓮師像。上師心中有數,此後能不能見面,不得而知了。真的從此一別,再沒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