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乘差别畧義

郭元興

一切法門,大分「世間法」(世法)及「出世間法」二種。

世間法中分「因循人天乘」及「顛倒外道乘」二種。

因循人天乘又分「人乘」「天乘」二種。人乘者,乘五戒之行法,出三途(地獄,餓鬼,畜生)苦,而生於人間者,故亦名五戒乘。天乘者,乘十善之修法,出人道八苦,而生於天上者,故亦名十善乘。

五戒:殺生,不與取(偷盜),欲邪行(邪淫),妄語,飲酒。(此五當戒)

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身三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口四善);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意三善)。

人道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僧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又菩薩藏經說十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苦受(三受中之苦受),憂苦,病惱苦,流轉大苦。)

顛倒外道乘者,印度原有六師及九十六種外道,細分有三百六十種,近世一切顛倒邪謬宗教及虛妄哲學思想皆屬之。

以上二乘,人天乘尚為正道,以其修行五戒十善,足以淑世利羣,自他兩益。故聖教正法亦以之為入道之基。外道乘則以顛倒執著,無知妄修,不獨毫無果利,反為淪沒三途之因,故所當捨。

出世間法名真實內道乘,人天乘但為人天善趣生因不能不受輪迴超出三界,故屬虛妄,外道之乘,執見錯謬,不能證得究竟解脫,空無果利。此異於彼,故名真實內道之乘。大分為二,初「共」「因乘」,次「不共」「果乘」。初共因乘分三,下下聲聞乘,下中獨覺乘,下上菩薩乘與此三乘皆為化身大師釋迦牟尼說。

聲聞乘者,乘四諦之行法,出三界無常苦,而到阿羅漢果也。

獨覺乘者,乘十二因緣之行法,出從他聞法苦,而到辟支佛果也。

此二乘共名「小乘」,約諸經論,總有八同十四異。八同者:一、名同,同名小乘,二、斷障同,同斷煩惱障,三、見理同,同悟生空理,四、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五、得果同,同得一切智(依大品)同得盡智舞生智之果,(依小乘)。六、證滅同,同證有餘無餘之涅槃,七、出義同,同出三界。八、所知同,同知過未八萬劫事。十四異者:一、時異,聲聞出佛世,獨覺不然。二、根異,聲聞根性鈍,緣覺根性利也,三、所依異,聲聞依佛而出離,緣覺自覺而出離也。四、藉緣異,聲聞藉聲教,緣覺藉法理也五、所觀異,聲聞觀四諦,獨覺觀十二因緣也。六、向果異,聲聞分四向四果,獨覺唯一向一果也。七、通用異,聲聞神通境界狹,獨覺神通境界廣也。八、修因異,聲聞練根三生乃至六十劫,獨覺練根四生乃至百劫也。九、有悲無悲異,聲聞如鹿,但見自身,故無悲,獨覺如羊,顧念其子,故有少悲。十、福德厚薄異,聲聞之身或有相好,或無相好,獨覺之身必有相好。十一、說法現通異,聲聞為人說法,獨覺為人現通。十二、漸頓異,聲聞漸得四果,獨覺頓證一果,十三、利益深淺異,聲聞之化度能使人得七賢七聖,(四果)獨覺之化度,不能使人得煖法以上之益,所以然者,聲聞與佛同世,衆生福德利根,獨覺出於無佛世也,衆生薄福鈍根,且不堪多說也,十四、出處異,聲聞出於人世,而獨覺隱處山林。

二乘同異略如上述,要之皆能解脫生死出離三界非人天外道之乘所能比擬也。

菩薩乘者,亦名大乘,本括顯密二乘,今以密乘為如來乘,故此專指顯波羅蜜多乘。此乘乃依六度之行法,出內無利智外無相好之苦,圓滿福智二種資糧而登佛位者。

大乘一名勝乘,小乘亦名劣乘,攝大乘論列十殊勝判大勝小。境殊勝二,行殊勝六,果殊勝二,皆為小乘所望塵莫及。

境殊勝二

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

三種自性,說名所知相體。

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

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

行殊勝六

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

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

首楞嚴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

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

果殊勝二

無餘涅繫,說名此中彼果智體。

三種佛身,說名彼果斷體。

上為大乘十種勝於小乘者,攝大乘論全部即以解釋此十種殊勝為主。讀者欲深知大小乘之區別,及了解大乘之主要內容,該論為必需精讀之書。復次,言及大小乘之區別,瑜伽顯揚等論復有七大之說,如該論云,「大乘性者,謂菩薩乘與七大性相應故,說名大乘。云何為七 : 一法大性,謂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所攝方廣之教。二發心大性,謂已發無上正等覺心。三勝解大性,謂於前所說法大性境,起勝信解。四勝意樂大性,謂已超過勝解行地,入淨勝意樂地。五資糧大性,謂已成就福智二種大資糧故,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六時大性,謂三大阿僧祇劫時,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七成滿大性,謂即無上正等菩提。

綜上所述,大小二乘雖同為佛說,然其勝劣固確然可分也。茲當進論顯密之別,此事在佛教長期發展中,早有定論,唯初入佛者往往拘於漢土宗派之見,味於抉擇,故不厭詳言之。

密乘之勝於顯教,在唐代不空三藏之譯述中,已屢言之。如五秘密軌云,「顯教修行者,久久經三無數大劫,然後證成無上菩提,於其中間十進九退,或至七地,以所集福德智慧,迴向聲聞緣覺道果,仍不能證無上菩提。」又、三十七尊出生義云,「然知諸正覺尊本來常住,大菩提衆無不會同,外道隔於我執,二乘滯於空證,近情失於取捨,淺智惑於有無,是皆自破舟梁不可得而詣也」。文中所云「失於取捨,惑於有無」正標顯教之失也。日本弘法大師會據大日經意,立十住心之說以辨顯密,文繁不引。

西藏方面備承印度後期密乘發展後辨析入微之說,於顯密差別,區分至詳。一般以四道理區別之,如下所述。

初者,顯密二乘雖俱以光明心性為體,然顯乘於體道果味於抉擇,真言乘不爾,故特殊勝。若就深廣二門更衡量之,顯教依因門立宗,唯據比量所成勝義諦為體,勤修止觀,時經多劫,始得一分之果,至其抉擇蘊界處等世俗諦法,唯事取捨而已,真言乘則不待立因,直扼身語脈風明點等要,以無作智無分別法身藏為體,以自性心安住其中,即於一生等悟入法界真勝義諦而證菩提,又判法界光明曼荼羅即為「體續」,依彼而起世俗諦相一切蘊界處等無可取捨故以本尊宮殿剎土莊嚴而為「道續」示修持方,於諸分位能得八大悉地(成就)究竟能證無上菩提,是為「果續」,如是體道果義皆悉具足,故密乘為勝也。

第二、就方便之多寡而言,密亦為勝,就所斷而言,顯於三毒勤苦尅制,竟無能除,密乘則以微妙欲貪等大樂為道,不斷三毒自然清淨,又就所修而言,如資生所需以施為基,皆由先業所致,依緣而成,故當勤於治生,真言乘中,可依水灌頂及得伏藏等修法,增長富饒,不需先業及現生勤苦,又有延壽增益等衆多方便,皆為顯乘所無,故密較優也。

第三、就難易言,密亦為勝,蓋顯乘之法不離取捨,於難捨事疲爾無功,真言乘則無論何法皆可助道,所取捨事自性清淨故,故能依欲樂等行而得成就。

第四、就根之利鈍言,密亦為勝,蓋以密乘為利根道,以其少所勤苦多諸義利,殊勝口訣性究竟故。

以上四道理之根據,見於三理趣燈。有頌云,「義一而不昩,方便多無難,利根為主故,真言乘最勝。」除此更有十五差別之說,見於囉梨不思議續,如云,聲聞等下乘,無有勝口訣,「見」「行」與「持心」,「因」「道」「果」與「地」,「時」「受用」「瑜伽」,「自他利」「密意」,「無疲困」「少勞」,「集資糧」殊勝,由十五種別,持明乘最勝。」茲依此頌所說次第分別說明之。

第一、「見」之差別·顯乘之見不外空性泯絕戲論。

第二、行之差別,顯乘於行不外取捨二法,密乘不爾,故亦為勝。

第三、攝心三摩地之差別,顯乘修習止觀久久持心,需大勤苦,真言乘則以有相之生起次第息絕戲論,以無相圓滿次第扼脈風之要而起正智,故是殊勝。

第四、因之差別,顯乘計以先泯能生所生世俗而悟勝義,真言乘直指淨因或離因之本位智而事觀修當下悟入真勝義諦,故是殊勝。

第五、道之差別,顯乘於二資糧別分漸修,所立五道多劫難窮,真言乘則直入無別智論,不了二諦無別,本來即是本尊真言之自性,真言乘則能了知,如幻化道炬云,「勝義世俗無差別,即大平等曼荼羅。」又立五蘊為本尊,如智慧成就續云,「色毗盧為性,受為寶生尊,想即無量光,行不空成就,識為阿閦鞞。」(按唯識家以識攝蘊,密乘後期發展以代表不動佛之金剛持——舊譯持金剛——統攝五部而為第六部亦本此意。 )又以五大清淨為五佛母,如前續云,「五大五佛母,一切蘊處界,皆清淨名佛。」故幻化密藏云,「如來悉知一切諸法本來成佛」也。

第六、果之差別,顯乘計長時後得果,密乘則許當下任運自然得果,故是殊勝。

第七、地之差別,顯乘斷捨對治有次第別,故許十一地,真言乘則依無別自性而分法界真如任運地,清淨平等大智地(二次第最勝光明地),及任運勝法清淨地(大清淨果地)三種。又於因乘(顯)諸地上立第十二無染蓮華地,第十三執金剛地等,故是殊勝,如秘密藏云,「地差別十三。」

第八、時之差別,顯乘縱經三阿僧祇劫亦難成就,真言乘若精進修行三昧耶清淨即生即可成就,如密意授記云,「於極無數劫,諸佛所證知,若真言行者,一生證等覺。」

第九、受用之差別,顯乘須斷欲塵而事修行,真言乘則以為助道方便,如金剛莊嚴云,「所斷諸勝妙,受用五欲塵,真言有方便,助道當享行。」

第十、瑜伽之差別顯乘以無得等引如虛空而觀空,以後得幻化瑜伽為道,真言乘則以無別不思議瑜伽為道,故是殊勝。

第十一、成辦自他二利之差別,顯乘於諸位次僅有少益,不能廣辦,真言乘則能以降雨消除饑饉,以瑜伽觀行普澍飲食珍寶等雨,及息除疾疫災變等事,令其國境吉祥安樂,而成利他,後以不可思議二次第法合內證德及三摩地念念增長,而成自利,故是殊勝。

第十二、密意之差別,顯乘除因乘外餘無所知,真言乘則能定解大密果乘,如金剛頂云,「一切真言相,即諸佛意密,能成正法藏,具法界真實。」

第十三、難易差別如前已釋。

第十四、由無難苦之行,故能斷除疲頓之苦,以少勤勉成大果利,是故勝於顯乘,故前經云,「多方便無難」也。

第十五、積集資糧之差別,顯乘不外共同資糧布施持戒等六波羅密多,故長劫稽留,真言乘了知一切皆為諸佛剎土,隨所受用皆成資糧,故極廣大,又知一切資具皆是甘露,故極賢妙,又達一切自性清淨平等,故極殊勝,又諸煩惱雖不斷除自然清淨,二種資糧速得圓滿,故於一生即得解脫。

上為顯密差別十五種,又智慧成就續云,「秘密真言乘,身語意諸道,大密勝因乘,當知極殊勝。」此謂略說真言乘以意密為道,語密為道,身密為道,所當知也。顯密差別,無量無邊,略舉大者如上,茲當進述密乘中六乘之差別。

密乘中在舊派分為六乘與新派四續部之分類皆可互攝,茲先表列如左:

舊派說 新派說
六牟尼續 外乘
(下三部)
果乘
事乘
行乘
瑜伽乘
四續部
事部
行部
瑜伽部
內大真言乘
(無上部)
摩訶瑜伽乘
阿努瑜伽乘
阿底瑜伽乘
無上瑜伽父部
無上瑜伽母部
無上瑜伽無二部

此中事乘,經軌即一般陀羅尼真言等經,相當舊說之雜密部,行乘以大日經為主相當舊傳之胎藏界,瑜伽乘以金剛頂經真實攝會為主,相當舊傳之金剛界,此三者合稱為密乘之外三乘,或下三部,其與內三乘或無上部之區別,當依經論略述之。

密乘外內二者之區別大分有二,即能成熟灌頂之差別,及能解脫修道之差別。

初者,若續部中未全宣說四灌頂者,尤以除明咒灌頂外不說其他灌頂者,為外密乘,如吉祥智慧秘密續云,「由瓶水灌頂,能入事續部,寶冠等灌頂,能入行續部,授金剛杵鈴,即屬瑜伽部。」又智慧明點云,「水灌頂寶冠,引入事續部,金剛杵鈴名,明為行續部,不退轉灌頂,顯為瑜伽續,六差別灌頂,名阿閣黎灌頂,無上瑜伽名,秘密灌頂王,智慧與無上,第四皆亦爾。」上頌所說瓶灌頂以下為外密乘也。又若續部中四灌圓授者為內密乘(無上部),如密集云,「第一瓶灌頂,第二密灌頂,第三般若智,第四亦即爾。」

第二能解脫道之差別分六,初證見之差別,若知一切諸法本來成佛,即三曼荼羅,而悟清淨平等無可取捨者為內,否則為外。第二、所觀本尊之差別,若所有諸尊無面合者為外,有面合者為內。第三住處之差別,若緣念王宮及須彌廬頂等清淨處為外,若緣念塚間(戶陀林)及烏萇等處(空行洲—荼吉尼洲)為內。第四所作次第受用之差別,若以沐浴清淨為主者為外,如靜慮後續云,「污機及不淨,疑惑想若起,當住閒淨處。」若能不計清淨所飲所食隨樂受用者為內,密集云,「肉等觀擇食。」第五器用之差別,若以珍寶等物為淨者為外,以劫波羅(人頂骨)為主者為內,如密行云,「賢妙器一份,於其中當食。」第六用物之差別,若用三白三甜等淨食者為外,若用五肉甘露實物或以甘露丸許加持作觀者為內,蘇悉地云,「我說三白食,根莖果菜蔬,穀酥,滓,酪,麻,諸粥可飲食。」又密集云 :「食便溺血等,常飲於酒等,當常食大肉,即勝三味耶。

上依經論略說下三部外密與無上部內密之差別,然吾人由此已可略知無上部為真能體現淨染一如真俗不二之旨者,其真正意義與精神吾人不可以狹隘心限量心,而妄肆測度,蓋唯無上部之境界,始為真能將人類桎梏之心智解脫至於甚深廣大無量無數之域也。

茲再論述無上部內各部之差別,由上表中可知舊派稱無上部為「內大秘密真言乘」,而分摩訶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之乘,新派則分父部、母部、無二部(亦有不立無二部者)三部,亦可分為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大圓滿次第三次第。就中三乘三部三次第之差別,密乘教典辨析精詳,茲分共同差別及差別之義二目攝略如左。

初共同差別,無上部之三部亦有認為可攝於父母二部者,以無二部即方便般若等分無別,與前二部無別異故,普演密意續云,「勝乘有無上,大智之差別,續差別說二,無上父續部,及無上母續。」

又就無二之因相而言,諸有情界攝於男女二類,故依此二而說方便般若二續,如金剛幔云,「調伏諸男故,演瑜伽父續,為悅諸女故,說瑜伽母續。」

此父母二續之差別,就總相言,若以影像生起次第方便及圓滿次第中以風為主者為父續,若以空性圓滿次第般若及圓滿次第中以明點為主者為母續,如秘密成就云,「最勝瑜伽有二種,方便生起次第風,般若圓滿菩提心,於四輪等所住處攝於智慧虛空界。」就別相言,當知有七差別:

初實性(真實,真理)之差別,二部灌頂護摩(燒施),善住(開光),悉地,事業修法等。儀軌自性不同有無量種,其以廣大性為主者為父續,若其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及悉地等以甚深性為主者為母續。

第二生起次第之差別,若其曼荼羅中男主尊易位而女主尊不易位者為母續,若女主尊易位而男主尊不易位者為父續。如金剛手所作勝樂讚釋云,「若男尊易位,女主尊不移,凡愚所了故,攝瑜伽母續,若女尊易位,男主尊不移,稱瑜伽父續。」以例明之,如於毗廬遮那曼荼羅中,主尊為毗廬遮那,女主尊為法界自在母,若毗廬遮那易為不動佛,而法界自在母仍住原位者,即是母續。爾時部主亦成不動佛,故為意密曼荼羅。如是諸餘部法若互易位而女主尊不易者亦為母續。如身之身為毗廬遮那佛,若於身曼荼羅中修身之語即無量光佛身之意即不動佛,身之功德即寶生佛,身之事業即不空成就佛,於中央位僅男主尊,與該部主尊互相易位即與當處佛母配合者說為母續易位之法。如是語曼荼羅若為無量壽,若依語曼荼羅修語密時,即無量壽與白衣母共處中位,若依語之身時即為毗廬遮那,意為不動佛,功德為寶生佛,事業為不空成就佛,中央白衣母不動,祇無量光與其他主尊易位而與當處佛母配合。如是意密不動佛之曼荼羅主尊為不動佛依上法與餘四尊易位。功德寶生佛曼荼羅主尊為寶生佛依同法與餘四尊易位。事業不空成就佛曼荼羅主尊為不空成就佛亦依同法與餘四尊易位。此皆母續之法姑舉例以明讀者所當隅反者也。復次,於一曼荼羅中亦可具修五部曼荼羅,於一補特伽羅受灌頂時,投花所中之部。即以該部為主安於中位而修習者,易得悉地,以是所近曼荼羅之種姓故。

第三種相之差別中,亦有形儀等多門差別。就形儀之差別而言,若時男尊相多尤以四部之處皆男尊形,而其形儀亦與世人相同,如以上衣下裳頭冠,耳璫,珍寶等而為嚴飾,此即父續。若女尊相多,且四部之處皆女尊形,裸露披髮灰衣骨嚴,以屍為座等,此為母續。如善金剛續云,「頂輪不動佛,頸鬘懸珍寶。」又囉梨續云,「座差別屍座,嚴差別骨飾,衣差別灰衣。」

第四方向之差別,若現觀等時作右旋者為父續,作左旋者為母續,決擇上份云,「左向而旋繞,作供養陳設。」

第五詮表之差別,若以詮表男尊為主,時間則以晝間及上弦月(白分)為主,為父續,反此為母續,如勝樂續云,「晝世尊金剛,夜般若當知。」

第六、圓滿次第之差別,若依脈門以明點大樂為道者為母續,若依風門以明照為道者為父續,空行母秘密續云,「安樂以為道,能證脈實性,即瑜伽母續,能證風實性,即瑜伽父續。」又寶鬘云,「具德密集中,上下風雙運,般若勝瑜伽,速龍腦(二種香名)雙運。」

第七、清淨之差別,宣說蘊界處清淨即男女本尊者為父續,如密集云,「略說五蘊等即稱為五佛,空界杵誓句,即彼持金剛。」宣說脈界 (界即明點) 清淨即勇士及瑜伽母者為母續,如勝樂云,「齒爪清淨即大骨璅勇士。」又桑布吒云,「其處瑜伽母,以脈形正住。」二觀察云,「脈雙瑜伽母,各各有三種,味、展、普顫母,無我瑜伽母。」

復次,父母二續之別,亦有就所主輕重之門而建立者。其他亦或有說脈風界清淨為父續蘊界處清淨為母續者,如桑布旺云,「色蘊盧舍那,受為蓮華日,想蓮舞自在,行為金剛王,識金剛薩埵,總體呬嚕迦。」囉梨大三昧耶云,「色蘊盧舍那,受等依次配,地大即佛服,水大等如是,眼根等亦爾。」此皆依所主輕重而建立也。總之依,安樂界(界即明點)而修三摩地以為勝修者為母續,其許以明照風之方便為勝修者為父續, 二者總別如是。其助道法,則皆許依脈風明點而扼身要,更依樂明無分別三摩地而證身智實相也。

上為無上部父母二續之差別,真言乘新派多許無上部攝入父母二部故尠詳析無二部與父母二續之差別,就密乘歷史發展攷之,唐代密乘肇興之際,本以無二瑜伽別部獨行,以為最勝之法,不空三藏謂金剛頂十八令指歸云。

「第十六會名無二平等瑜伽,於法界空說,毗廬遮那佛及諸菩薩并外金剛部等各各說四種曼荼羅,具四印,此中說生死涅槃世間出世間自他平等無二,動心舉目,聲香味觸雜染思慮住亂心皆無一一,同真如法界,皆成一切佛身。

依此文則不空所承密法有無二瑜伽一部自不待言。於此有一舉世紛辨之唐密藏密高下問題,蓋以唐代開元三大士所推重之金胎兩部大法,就藏密之判教而言,祇屬下三部,故有東密不知無上部之說。而東密亦多譏藏密為雜而不純,不以為法流之正統,以余觀之蓋兩失之。金剛頂十八會中,父部之經若密集續(第十五會),母部之經,若喜金剛(第九會)及無二瑜伽諸經皆具,謂唐代開元三大士不知無上部實屬瞽說,而譏藏密之無上部非純密亦未明究源委之言也。余以就義理而言,不空三藏蓋以胎藏界攝生起次第之理,以金剛界攝圓滿次第之理,以理趣般若攝無二瑜伽之理而為兩部不二法門,不偏不倚,而無畸重畸輕之弊,且契東土當時之機,創教規模,因有深意存焉,今世矜道秘傳,侈言無上者,何足以語此。然時移世異,今日欲宏密乘,自不能以空師當日之範圍為限,故無上瑜伽有系統之譯傳仍為必需也。

茲再詳述唐代入藏之蓮華生大阿闍黎所傳以無二瑜伽為主:寧瑪派之教理綱要,此派特重無二瑜伽(即阿底瑜伽,亦譯極瑜伽),故其理論繁富高遠,深密精微,迴非其他宗教所可及,然歸本窮源仍自般若波羅密多理趣不二法門而出也。

上文已言及舊派中名無上瑜伽為內大秘密真言乘,更別分為三乘,即摩訶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其總相差別,謂瞋恚增盛而分別多者為說明照方便自性父續摩訶瑜伽,貪欲增盛樂心安住者為說真空實性圓滿次第般若母續阿努瑜伽,愚癡增盛有為作者為說無二自性阿底瑜伽。如大莊嚴續云:「上品三具種,心泯說「生起」,心精一「圓滿」,極勝密大圓。」又師子力用圓滿續云,「生起」摩訶瑜伽者,如諸法之體,教傳阿努瑜伽者如諸法之道,圓滿阿底瑜伽者如諸法之果。」

舊派中以阿底瑜伽大圓滿為最尊最勝法門,勝於其餘顯密乘道,蓋以所謂自性大圓滿光明界體,即自然智,此中所生能生因果緣法悉滅絕故,猶如虛空自性本有。於阿底瑜伽乘中亦稱此自然智為自內證智或菩提心,此心為一切衆生本來具有,不假外求,如龍猛菩薩菩提心論云,「一切有情,於心質中,有一分淨性,衆性皆備,其體極微妙,皎然明白,乃至輪迴六趣,亦不變易,如月十六分之一,」又云 :「一切有情悉含普賢之心,」又云 : 「普賢大菩提心,一切眾生本有薩埵,為貪瞋癡之所縛故,」又云 :「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月,光偏虛空,無所分別,亦名無覺了,亦名淨法界,亦名實相般若波羅密海,能含種種無量珍寶三摩地,潔白分明,」又云 :「何故以月輪為喻,為滿月圓明體,則與菩提心相類,」又云 :「其圓明則普賢身也,亦是普賢心也,與十方諸佛同之。」上文為龍猛菩薩發菩提心論所述,已側重菩提心義予以具體之解釋,至蓮師所傳大圓滿法門更就菩提心義加以系統之發揮而成無上密乘中自然成佛之最高法門,百代宗師,豈偶然哉。

此一切衆生自性本有之菩提心,亦即大乘諸經所說之如來藏。勝鬘經所云阿賴耶識在纒名如來藏出纒名法身者,亦指此心。依顯教義,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亦即法身,唯識以識攝蘊故在染位以賴耶為所知依,在淨位依法身建立一切智智,密乘中則以金剛薩埵表菩提心,故金剛薩埵可總攝諸部,而為法身阿提佛陀(近人稱阿達爾烏佛音訛)後世密乘中之時輪乘,所云本初佛者亦仿此義。

所云大圓滿者,即指菩提心,此勝乘於顯密各乘之理,如下所述。蓋以菩薩乘無論空有,莫不思擇審察真俗二諦,而菩提心則超絕思審。事乘住於二取清淨之境,菩提心則超絕二取。行乘不了無二之義,菩提心則以無二為性。瑜伽乘求生密嚴刹士不能入於無取無捨,菩提心則無取無捨。摩訶瑜伽乘求證金剛持位而入方便般若之門,菩提心則超絕為作。阿努瑜伽求證樂空無別而入界智之門,菩提心則超絕因果。然此菩提心衆生性具,勝絕一切,其餘諸乘皆不依此建立,故皆漸教,唯大圓滿堪稱頓乘。如普作續云:「無有見修不護三眛耶,不淨諸地亦不行諸道,不求事業,亦不受灌頂,三門不動不觀曼荼羅,因果無二猶如太虛空。」

故此阿底無二瑜伽大圓滿法,其為解脫道中最高法門決無可疑,其內部細分更有三部,即心部,界部,口訣部,口訣部更可分為四部,即外部,內部,秘密部,無上部,諸部亦皆後後勝於前前,茲依經論委細分別。先表如下:




阿底瑜伽
心部
界部

口訣部
外部
內部
秘密部
無上部 - 自性大圓滿光明金剛藏乘

所言大圓滿者,自然智光明體性空為法身,自性明為報身,大悲證智為化身,三身本來本分具足,不需另假精勤修行即圓滿故,故云,「離垢當下之內證智明空赤裸即大圓滿,」又云,「情器世間生死涅槃一切諸法皆於此證智空性中圓滿故名圓滿,無有其他解脫生死方便更勝此法,故名為大。」大圓滿之中三部之法皆依心性而立。心者,即虛妄阿賴耶中所起八聚之識,是所淨垢。菩提心者,即心性光明。此中屬意者為心部,歸虛空者為界部,離漸次修為者為口訣部。三部之中口訣部更為殊勝,以心部即「心」,仍執意度,界部執有法性,仍流意度,唯口訣部能令實相自顯,故特超勝。

茲當略說三部之法與餘派大法異同優劣。心部者所照即心而起心性自然智,故仍由自然智,有所變異。此部道之引導理趣略與大手印大同,然大手印乃印持對境,心部則直判有境(即心)即心性本淨證智空性,故實不同而有差別。

界部者,除法性普賢界外無餘趣處故除法性界外遮有他生。此部特重光明,與新派五次第法相似,實則大別。五次第依五風分合之要起幻身空色影像,由驟執及隨滅泯化光明,故為有功用道。界部則有以緣慮遠離緣慮之深要安住無功用中,以深明雙運之智,而修虹身金剛身之甚深方便。故入此道諸持明先德皆能得智慧身而逝也。

口訣部者,於取捨中以雙運無二之智直遣生死涅槃一切諸法入於遠離能取法性空中,依此訣要現證生死涅槃都無分別內證智體(明體)法性境界,逐能於自內證智(本明)鈎璅身中成熟解脫,此法為於「要」上解脫,於契「要」時,如舉火也。此部之道以超越(妥噶)之光明為主,與新派之六加行(六瑜伽時輪乘法)相似,實則大異,六加行以收五風入中脈之要現起空色影像,而漸引入有功用之大樂道,此則斷絕一切意度實相自顯現前印證故尤殊勝,依此道法雖亦化為智身虹身,然較「界部」等修法更為殊勝,蓋以此法非僅澄化粗門三業而為微細澄淨之身,以能究竟「法性窮盡光明」,故一切粗細三業自然澄化而為三身五智也。

上文為阿底瑜伽大圓滿乘三部之法與新派三大法,(即大手印,五次第,六加行)之比較,及三部法本身之勝劣,讀者可知無上瑜伽部諸大法遠非大圓滿之比,而大圓滿三部法中,又以口訣部尤為殊勝,蓋即身解脫而證智慧虹身之道更無捷疾安穩逾此者也。其殊勝之理,則如大界無央大師所云,「心部即心,仍執意度,界部執著法性仍流意度,唯口訣部能令實相自顯,故特殊勝也。」

然口訣部復以淺深分為四部,所為外、內、秘密、無上。(此即時譯所云阿的,借的,仰的,寧的四部法也)此中最後無上一部,又於四部法中最尊最勝,以故獨名「自性大圓滿心髓(寧提)光明金剛藏乘。」就全部佛法而言,此乘可云諸乘之極頂矣。其殊勝之理,茲具述如左。

如寶聚續云 :「不了知此無上續,而深愛樂修持者,猶如趣入巉巖道。」以諸下乘皆依意度文句之見而立信念,以為經劫或多生或一生或中有等中即能解脫,憶想有菩提時,是故不能當下即見自然智體,故非真實,雖依三類明點亦復不能剎那證見現量智境,如玉文續云 :「嗟善男子,若有補特伽羅不能認取此極奧秘心髓(寧提)分齊而唯信受外、內、秘密(前三部)三部指授者,如於苦因種子欲得甜果也。」又云 :「嗟善男子,若未見此密中極密心髓(寧提)之義,唯委心於外、內、秘密者,猶如穿行虛空雲中也。」此自然智刹那內現之相為以根見自性五智光明(以眼根觀見也),故超一切文句念思,無念三眛心慧所作觀想修行,無有謬處及混亂處,若起精進則無根利鈍別,故能現證無為正智本來光明,即生親詣三身大任運土,如秘密聲續云 :「究竟諸勝悉地者,精懃_修為反非是,隨有所會定解脫,故大圓滿離所作,非從精懃而生起,法性現量殊勝故,無有根機利鈍別,一切有情與諸佛,非互住於別異處。」是故有僅獲得灌頂指授,即以法性真諦加持之力,即安然得自性化身,或略修持,即於逝時,能現中有解脫之相,如大地動搖,虹光旋繞,身出舍利等,乃至今日,仍普顯現,所當深信或於文句經卷書寫捧持者,亦有勝他功德,故寶聚續云:「是故此密續,士夫能受持,得自證灌頂,僅捧持此續,成金剛持身(化身),有誦持此續,見境心中現,誰書寫此續,即游諸佛語,故為最第一。」又日月吻合續云:「誰受持此續,即得世利果,及定光顯地,亦受用三身。僅捧持此續,不修得禪定,不學知諸法,不示嫻口訣,不說續自了,不觀尊亦現,是故此續等,瑜伽人有緣,捧持得悉地,安行如來行,舉三惡趣坑,悉入大樂道,得嫻本光信,遊法界無畏。」

上為總說自性大圓滿心髓光明金剛藏乘勝於餘乘之理,若差別說,略有七事:

第一、諸餘乘道皆般若勝故速證悟,而解力劣故不解脫,此法依「見根」要僅有精進大小,而無根之利鈍。

第二、餘道各部之法皆以意度起信而修空性乃暗中投石,此法不待慧解意度現前證見,故不觀待意度。

第三、餘道無不觀待能詮文句次第,故初即冀悟解其義,此法不待片言隻字現量見義,故為不依文字而成佛也。

第四、餘道以各乘實相之義慧設為境立體道果,觀待思察籌量之時,此法顯明現證故不觀待慧設分別之體道果而成佛也。

第五、餘道觀待因果前後故別求菩提,此法不觀待因果勝劣之業菩提自顯,故不懃勵取捨。

第六、餘道修脈風明點等許年壯盛方成菩提,年老大種力盡故不解脫,此法自然光明之日月自內起現,若具精進則無年齡老幼之異,皆能解脫。

第七、餘道許究竟果為三身故有所待,此法三身顯現為道故於究竟光明本淨界中能證任運證智妙有。

由如上七種殊勝,故自性大圓滿心髓光明金剛藏乘勝於一切九乘次第,從共同聲聞乘乃至外內秘密真言乘。若爾,此乘亦屬阿底瑜伽,豈可勝於阿底耶。當知阿底瑜伽亦分「心」「界」「口訣」三部。心界二部遠離散漫依處而立信念,現見內證智體(明體),心須臾頃安住本明,恍恍惚惚即許為究竟,實則未為真見,唯是意度而已,以於決定樞要未現見也。

至於口訣部中,「外」「內」「秘密」三部,仍須觀待中有之位,此法則有現身化為光明身之要,是故此法尤為勝也。

總之,此法樞耍不可思議,故其殊勝,匪言可宣,雖俱依脈風之耍,然諸共乘以世俗粗脈風為道故有多門練淨身等起作功用,滯碍極多,此法則粗脈風為所斷境,以三不動樞耍略事收束,不以為道,任持勝義脈風不假起作功用為道,故能澄化為光明身,而不觀待消除謬失及障碍等諸共道法以諸障碍即謬即苦,彼以謬亂脈風為道方乘隙起,以將謬境為道故。此法以無謬勝義為道故無滯碍也。此法與六加行等(時輪乘法)不同,以有「風淨」「智淨」之異,故有「珠光」「炬光」之殊勝故,六加行等,以迷境不淨智用之光為道故不得解脫,此法以淨境光明真實之光為道故得解脫也。

上為自性大圓滿光明金剛藏乘法於一切顯密下乘之理。然此乘法又分二部,一為「徹却」,一為「妥噶」。徹却藏文為Khreg-Chod,還有原梵文當為Prarudhaccheda ,有「斷流」意,近人取意譯為「立斷」,亦佳。安噶藏文為Thod—rgal,還原梵文為Vyutkrantaka,古譯「奮迅」,近人取意譯為「頓超」,亦甚善巧。「徹却之法,若於自相續中生起無倒本淨「立斷」密意;則可即身化為微量而成佛也。微量者,梵文阿菟 ,乃七極微所合成,但為天眼輪王眼及最後有菩薩所見,乃色界色法之最微者。

至妥噶法門尤為殊勝,以有澄化質碍身為光明身之方便也。其勝於「徹却」者,略有七事:

初,境界光明之殊勝,「徹却」於外迷境土石山岩等不能澄淨而以為境,故須觀待幻化空性等印持意度,依止心識聚法,不能速疾解脫。妥噶法中以五光界智之相為境,尚無迷相之名,不需意度印持,而心法眼識等自然滅淨,故生死輪迴自然超絕,即生化為光明,有此殊勝,如應成續云,「此法示本境,生死緣不轉,澄澈而朗照,於境識相分,自體直解脫。」蓋修「徹却」者唯得化為微量,不容化為光明,若不化為光明,則不能成金剛之身,暫時幻身不能取證究竟之地,又若不得光明之身則不能證大遷轉身,亦不能成無央利他事業。以有化為微量及光明之別,故有大遷轉身成與不成,及天眼神通變化等力用大小之別也。

第二,修持遠離實修之殊勝,內證智體(明體)本即光明,然「徹却」證會為定,故不能見本光,妥噶則以調正身要於內認取法性本體光明,爾時有法自相光明外顯,即為實修,故是殊勝,如自現續云,「此本相智王,普具無分別。」

第三,本相現見之殊勝,此內證智(明體智)於徹却法中遮隱無覩故決不可見,妥噶法中則智境開闢法性日顯,故應成續云,「法性現前照,意度執見泯 。」

第四,身要脈之殊勝,徹却法中仍依麤分脈風,於妥噶法中則能認取光明淨脈,以真炬光為道,故前續云,「復次脈幻輪,自性五光智,泡晶眼所見。」

第五,能照根門之殊勝,徹却法中於不淨六根門心法中求其澄淨,妥噶法中清淨光明根門以智光鼓盪起現四矩光相,故更殊勝,如前續云,「根門出生法,能轉風所激,四炬起四業。」

第六,能見根之殊勝,依徹却法無所可見,內證智中清淨之根求其清淨,妥噶法中以外內智澄澈之根真實受用法界正智無有合離之相,有此殊勝,如應成續云,「清淨法界炬,明點身迷相,自性及體性無二無合離。」

第七,證受增長之殊勝,依徹却法外境內心迷相仍顯,再以無取捨印持之,故不能速得解脫,妥噶法中,觸會要時外內迷相及執迷者剎那自澄雖不斷捨當處即淨,故不觀待印持,智增長相如白分月(上弦月)轉轉增長,殆四境界達分齊時速得解脫,如前續云,「境相非迷亂,因緣自性淨,實非實本淨,五根境離染,大種粗分淨,淨智現增相,窮盡法性境。」

此等差別若細分者無量無邊,茲唯舉要而述,總之,能真證見內證智境而有所見,故迷亂境剎那盡滅,餘由意度而稽留者皆以迷相為道而求不迷之果,故此特勝,諸慧眼人所當了知也。此法有如是樞要故為一切法門之頂而名阿底瑜伽之無上部也。

上文為依寧瑪派大德大界無央大師所著悉檀多寶俱舍論及噶登派(黃教)大德士觀呼圖克圖所著舊派史論新舊諸乘差別各段譯纂而成,文勢發端轉折處,更依漢土舊義略事發揮以便讀者。藏密舊派判教分乘之義略備於此,舊派之殊勝亦可少見端倪,欲求詳悉者,當更尋釋廣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