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一年(辛未)在美国纽约
大圆满心髓研究中心 圆觉经

密显法师讲授
华敦贤记录

圆觉经 第一讲

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经;这部经在佛所说的经当中,属于顿教大乘。所谓「顿」;是指顿超的意思。一下子就能悟,悟了就成佛。不过要是一下子不能开悟,用上几年的时间,甚至几十年;慢慢的悟了,这也算是顿教。因为,到底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在这几年或是几十年的工夫,就是在陪养顿的习惯;使一个人由不聪明到聪明。到了悟的时候,一下子就悟了。有些人一下子,只悟了一部分,也有一下子完全彻悟。这彻底了悟,也叫桶底脱落。这部经,说的就是顿悟的道理。什麽是顿悟的道理呢?单刀直入,没什麽噜理噜囌,修这修那的。只要你有佛性,那怕烦恼很多;陡然间把你的佛性拎出来,叫你看,让你亲自看到自己的佛性,丝毫不受无明烦恼的影响。这就是单刀直入。不需要再去断什麽烦恼,用什麽工夫。若要是修这个修那个,那就不是顿悟,而是慢慢来了。当然;修行也是好的,不过就没这麽乾脆了。

有人说:「现在众生,是钝根;听那些顿超的法,听不来,得慢慢来。」这种话不对。一个人要是遇到了钝根的师父,说的尽是渐教;那个人即使本来是聪明的,也慢慢不聪明了。要是师父多给他说些利根的话,多传些顿超的法;就是笨的人也会慢慢变聪明。一个人修行,与外面的因缘很有关。所谓三因佛性;证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这裡说的顿,有点像红教裡彻却的境界,红教裡还有比这个更顿超的法;一般人不知道,还以为我言过其实呢。

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题的种类。经的题目,一般来说不出七种;叫七种立题。那七种呢?单三,複三,具足一。

单三—单人,单法,单喻。经题以一个人做名字的叫单人;如阿弥陀经。单以一个法来立名的称单法;如大湼槃经。单以一个譬喻为经名的叫单喻;如梵网经。

「複三—人喻,人法,法喻。「人喻」;用人和譬喻合起来成为一个经名字,比方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人,狮子吼是喻。「人法」;例如文殊问般若经。般若是法,文殊是人。法喻立题;比方妙法莲华经。妙法是佛法,莲花是比喻。还有人、法、喻三个合起来成为一个名字。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虽然佛所说的经很多,经名的总原则就是这七种。现在各位看看这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经是七个当中的那一个呢?这该算是单法立题。大方广是法,圆觉也是佛法,陀罗尼还是佛法,这是单法立题。

大方广圆觉陀罗尼这几个字怎麽讲呢?「大方广」就是体、相、用。体大,相方,用广。换句话说,就是法、报、化三身。

体;就是真如之体。

相;就是无相之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是属于这裡头的妙相。为什麽说妙相呢?虽说无相,却又可见。虽然可见,却又不是滞碍的东西。这是妙有。

用呢;就是化身,普遍一切;所以说广。佛法也是这样。它的体;体性空。它的相;自性明。它的用;大悲周遍。

「圆觉」,简单的说,就是圆满大觉。这圆满大觉指的是什麽呢:就是指诸佛及衆 生,若凡若圣;这些人的圆满觉性。佛是这个觉性;衆生没成佛也是这个。

「陀罗尼」,意思是总持。佛法说总持,是指一切要义都在这裡面。执持着。也就是说,圆觉的体、相、用三大;把一切佛法包括在里头。密宗是圆觉,显教也是圆觉,参禅唸阿弥陀佛总离不开圆觉。你没成佛也是圆觉。虽然你看你自己是凡夫衆生,实际上你同佛一样清淨。这就是总持法门;这就叫圆觉。

「经」;不是印度话,是中文的习惯用字。印度话中叫「修多罗」;意思是契经。「契」者合也;指这个经义上合诸佛之理,下合衆生之机。

「经」也是不变的意思。又叫「径」—路子。这里用四个字来包括。贯、摄、常、法。「贯」就是贯穿;指经的意思前后贯穿。「摄」者收也;能把凡是这类的对象都收集起来。「常」就是不变的意思;天地有变,此义不变。佛曾说:「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之所说,无有异言。」

「常」,同时也是指过去诸佛用的是这个方法成的佛,度的衆生。现在诸佛也是用这个方法,成佛,度衆生。未来诸佛还是用这个方法。

「法」,就是轨道。是成佛作祖的轨道,法则。有这四个字的精神,才能称之为经。否则只能算是论文。

现在经题说完,开始说正文。这译经者的名字,翻成中文就是佛护。现在告诉各位一个诀窍;这第一段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衆 生清淨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淨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六种成就。什麽叫六种成就呢?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衆成就。「如是」就是信;意思是「如此」。这裡面就包含了信的意思。「我闻」是闻成就;意思是,「这是我亲自听来的」。「一时」;是时成就。印度的习惯,不记详细的年代,只笼统地说一时。「婆伽婆」就是佛;是主成就。也就是我们唸的百字明咒中的「班葛湾」。为什麽这儿不直接用佛这个字呢?因为婆伽婆有自在、光明庄严、名望、吉祥、尊贵六种意思;若是翻译成中文名词,不能涵盖全部的意思;所以保留梵音。这叫多涵不翻。翻译佛经有五种不翻;多涵不翻,秘密不翻、尊重不翻、循古不翻(以前的经就不翻,现在也循例不翻)。玄装及鸠摩罗什法师都採用这个原则,话虽这麽说;也有例外的。比方说舍利弗,在心经上就译成了舍利子。有些人还因此误会成修道人的舍利。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三昧是译音;玄装法师翻成三摩地三昧就是正受。这种情形叫华梵兼举。中文叫正受,印度话则叫三昧。两者兼而有之。正受就是入定。正是对邪而说的。外道法得到的定是邪定。什麽气功啦、发气啦......这些东西心理作用的多,真正得少。晚近以来谈到气功都有点迷信。这是因为长久以来都在谈神通,但却没有一个有的。于是乎大家拼命用功,一有点依稀彷彿,就说我得神通了。要不然就是说我会发气。这多半是心理作用;你们不要轻信。那些自称会发气的人,生了病,也得找医生看病,自己也救不了自己。

如来讲的是正定正受。首先心要正,要实事求是;不要瞎幻想。「大光明藏」,就是一个库藏。这库藏裡尽是光明。神通呢?神明天性,通明慧性。我们不在乎天眼开不开,佛的神通都是光明正大的。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就是一切佛以光明来庄严这个境界;这也是一切衆生的清淨觉地。也就是说,既是佛的境界也是衆生的境界。衆生自己看不出来自己有这个东西,佛倒看得出来。佛看一切衆生都是佛。我们现在看自己好像是染污的;但你的「本来」却是清淨的。染污的就像是波,清淨的就是水。因为我们在波浪裡所以看不见水。佛在波浪外,就看到波就是水。我们衆生的清淨觉地就是如此。我们虽然只看到烦恼,但烦恼也没离开这个清淨。「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因为证到了这个东西,就身心寂灭了。不动就是寂。灭就是不生了。不生也就不灭了;就是灭了「生灭」。并不只是灭了「生」;而是连「生」带「灭」通通给灭了。这才叫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如果光灭「生」,就归于灭了。灭到一定的程度,又生了。要是灭了生灭呢,就永远不动了。永远不动是什麽?如同一个人神经病好了,就不会再有神经病。如同金子去掉沙泥,就不会再生沙泥。这就是寂灭的意思。「圆满十方,不二随顺」。「十方」,是无尽的意思;指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佛的觉性是遍一切处的。「不二随顺」是倒装文法;就是随顺不二。随顺不二的道理。六祖说过;佛法是不二之法。什麽是二呢?佛、衆生这是两个,生死和湼槃这是二,好、坏是二,现在、将来这是二。这此都是相对法,都是二。要是处在二当中就不能随顺不二;而是随顺二了。随顺二会怎麽样呢?那就苦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全来了;凡是倒楣的事都归你......。为什麽呢?因为你有了二,落入相对之中。你明明想要乐,乐到极点就变成苦;这全是因为你有相对的观念。佛不是这样;佛是不二随顺。好的就是坏的,坏的就是好的。佛看到了事情的根本;好的是坏的变的,坏的也是好的变的,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全没那麽回事。佛就是随顺这不二的道理。虽然说是不二;却又可以显现出二来。因为世间有二的分别,佛就能随顺世间,作出「二」来。如果不能随顺世间,那就不是「不二随顺」了,反倒成了二了。于是在这平等不二;没有淨没有秽的当中;又能显现淨土,这说了半天;实际上就是解释「入于神通光明藏三昧正受」。这也就是佛的本事。「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这是衆成就。「衆」就是听法的对象。「摩诃」是大的意思。「菩萨」译成中文是「觉有情」。十万个大菩萨裡十二个为代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淨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淨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这十万个菩萨与其眷属都在入定。然后在定中问法、定中说法。这部经与别部经不同,就在这两点。大家都来了,都一起入定。入定当中,菩萨们起来问问题,并没有离开定。释迦牟尼佛也答复了,也没离开定。这就显示了这个经不可思议。不过说是这麽说,佛在入定与出定时都是一样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也都有这个本事。这裡所说定中问法和说法,无非是经家叙述意— 结集这个经的人,他讲出这个意思。实际上对佛而言,入定就是出定,出定就是入定。

这经上继续说了;入定时大家「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就是大家都平等不二。这时文殊菩萨起来问法了。这文殊师利菩萨,大半都现小孩相;称文殊师利童子。他的道场在五台山。在华严经上有记载东震旦国(中国)有清凉山(五台山).........文殊师利童子住彼,一万菩萨围绕而为说法。文殊菩萨,智慧第一,是古佛应化而来。他比释迦佛还要早就成佛了;他是七佛 之师。而且每个佛成佛的时候,他都会来捧场。成了佛之后,绝对不会是能上不能下;文殊菩萨老早就成佛,而他现在却来娑婆世界现菩萨身。释迦佛也是如此;他虽然在这个世界成佛,在别的地方也许现的是菩萨身, 或是阿罗汉身甚至于凡夫身都不一定。妙用无穷!文殊菩萨;古佛再来,他来请佛法。请佛法并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衆生请法。他还有什麽佛法不懂!这时他从大众中即从座起。他既是当弟子的,就有弟子的样子,不会因为是七佛之师就不行礼。所以他也叩头,还绕三个圈子;礼貌很周全。然后两腿跪下,双手合掌,开始问了。「大悲世尊」,这就是喊佛一 声。「愿为此会诸来法衆,说于如来本起清淨因地法行。」这是请如来为来此聚会的听衆,说一说如来还没有成佛以前,如来修的因,和修的法。也就是问如来怎麽样子修;怎麽样子成的佛?这叫因地法行。及诸菩萨于大乘中,发清淨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衆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復始。

这是文殊菩萨请法的意思。第一个请佛教大家怎麽样发清淨心。第二是如何在修行中能远离诸病。这个同金刚经上「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差不多。「降伏其心」就是指有了病才要降伏。「云何应住」就是发清淨心。「无量无边衆生。实无衆生得灭度者」就是远离诸病。如是灭度如果认为我度了许多众生;别人都比不上我。这就是病;这时就要远离诸病;降伏其心。学佛的人一骄傲就不值钱了。心裡头要是没毛病,嘴上吹吹牛没什麽要紧。要是脸上很谦虚,一肚子我慢,那才是有毛病。「能使未来末世衆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这个很要紧;求大乘的人堕了邪见就坏了。就是着魔了。所谓「不怕千年不悟,就怕一时着魔」。知见邪了,路子就邪了。所以文殊菩萨特别请佛给大家说清楚了。「如是三请」,礼貌非常周到。若是请一回;恐怕请法的人马虎了事。请两回呢;恐怕请法的人心裡存着「我也请过法了,他再不答应,我也就算了。」的心态。这心态就不诚实。要三回,才真表示殷切要再不答应,再请三回。佛虽说是普渡衆生,在这普渡之中也有严格的一面。不是真心诚意,佛也不见得说。「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佛看文殊菩萨这麽真诚地请法,也赞叹文殊菩萨说,好极了!好极了!好在那裡呢?第一、能问如来因地法行,这是第一个善哉。第二、能为未来修大乘的人,问如何让他们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有这两种好,所以称善哉,善哉。「得正住持,就是得到正当的依靠。同「云何应住」一样。得正住持就可以不堕邪见走上正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好好的听着,我应当为你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衆默然而听。」佛就说:「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无上法王」就是佛自己,得成了佛才有资格这麽称。有一个大秘密的总持门,名叫圆觉。这圆觉有什麽好处呢?「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湼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这地方说到圆觉,就说什麽都是圆觉裡流出来的。下回要是讲真如,那就说圆觉是真如裡流出来的。将来讲菩提的时候呢,那就真如连圆觉都是菩提裡流出来的。这几个名词就是一个意思。就等于说,大海能流出一切海水。其实大海和海水都是一回事。在这裡要表示上至诸佛下至衆生都是一个觉体,所以说圆觉。如果要表示真实不虚、如如不动的意思,这圆觉就变了名字,叫真如。其实还是那个!在这儿不要生分别。总而言之,这圆觉流出一切佛法。「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淨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圆照」是一照一切照。「清淨觉相」则是不照则已,一照全清淨。讲了半天的圆照,你们没有在实际的东西上体验过。刚才讲到波就是水,水就是波;烦恼就是菩提,菩提就是烦恼。在禅宗裡面也有这个话。禅宗的教授裡面认为,妄想没什麽关係,妄想就是真如。以前有个老和尚上堂说法的时候,当时座中有个种菜的和尚,他有点本事;他就问:「家贼难防又如何?」老和尚答:「识得不为冤」。意思是说,只要你认识它,它就不是你的冤家了。种菜和尚说的「家贼难防」就是指妄想。妄想一起,六根裡头,东西就被它偷去了。人若是一动了妄想,精华就从六根跑了。外面的贼倒防得了,家裡头贼难防。但只要知道它是你家裡的贼,东西就偷不去了。那种菜和尚又问:「识得之后又如何?」老和尚答:「死水不藏龙」。这就是说识得之后,裡面得有真智慧发生才行。不然一潭死水,虽然不为冤,但也起不了好作用。种菜和尚又问:「如何是活水龙?」老和尚答:「兴风不作浪」。什麽叫活水龙?兴风,不作浪。没浪!这整段对答的意思就是说,妄想是贼,识得贼了之后,千万别成了一潭死水,那就藏不了龙。那要怎麽样才是活水龙呢?就是那个贼并没跑走;这妄念还是照常有,可是不能起作用。在达摩四论裡头说:「虽有馀习,不得为害」。这才是佛法。后来种菜和尚又问:「倾丘倒嶽时如何?」这就是问人死了怎办?大概那点是个秘密,老和尚就不说了。就回答:「闍梨啊,莫伤了老僧的袈裟角」。这是禅宗眼目在这儿跟大家说清楚了。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衆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復迷彼实华生处。」

「这「一切衆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颠倒就是神精错乱。「从无始来」就是从来就是这样。在这部经后头金刚藏菩萨问到,如果衆生本来清淨,为什麽又起无明?佛认为这不是正问。其实衆生因为根性的缘故,难免在这个地方会心生怀疑。你说为什麽衆生本来清淨,忽然又起了无明呢?衆生不知道他有无明,他从来就是这样。在这儿说的很清楚「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他虽然有佛性,但根本没成过佛。所谓成佛是后来有佛出世了,衆生听到佛法了,才知道这个道理。从本以来没听过佛法,他当然不明白。等到明白之后,就不会再不明白了。

迷惑的人,就像把东西南北弄乱了,找不到地方。我们无明,就同这个。实际上的迷是什麽呢?「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是我们迷的地方。若是问你在什麽地方?你看看自己的身体,这不就是我吗?这身体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成。身体上的筋、骨、皮、肉这些硬的东西,是地大。眼泪、鼻涕、大小便溺是水大。身上的暖气是火大。身体会动作是风大。这四大合成,本来不是你,你硬认为是你。到时候身体会死。死了一点也带不走;怎麽会是你呢?这只不过是向父母借了个房子用一用。

你说,这身体不是我,心是我。你这个心,不是真心;离不开色、声、香、味、触、法。看见色,有色心;听见声音,有个声音的心。这都是由客观环境引起来的心。这客观环境中的色、声、香、味、触、法一没有了,你的信心也没有了。所以这不是你的心,这是六尘缘影。「缘影」就是攀缘这影子。这色、声、香、味、触、都很清楚,不必解释;「法」呢,就是色、声、香、味、触留下来的影子,还在你脑子裡转。例如昨天你要是看了什麽好看的东西;到今天,那东西已经没有了,但影子还在你脑子裡转,这叫法尘。你心裡想的无非这六种东西;除了这六种就没有了;这样的心不是真心;是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六尘缘影的心,还是依靠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身体才有这种心,身体死了,这种心也没了;都是假的。如果是真心,有眼睛固然看得见,没眼睛也看得见。有身体也行,没身体也行;那才是真的。

人的苦呢,就是从这假身,假心来的。一把它当真了,那就杀、盗、淫全来了。别人对不起我,那我也要对不起他了......。会这样就是因为两种颠倒。譬如有个人,眼睛有毛病;看见空中有花。实际上眼睛好的人来看,空中什麽都没有。这个人因为眼睛有毛病,而虚妄执着空中有花。这个人不但不明白,空中本来没有花;而且「亦復迷彼实华生处」。

他也不明,花是生在他自己的眼裡,而不是在空中。这样一来,就轮转生死,起惑造业就来了。假如不颠倒,就根本没这回事了。所以这叫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